新型物理環保陽性棉(C.D-Cotton)改性技術,以物理方法進行改性,產品后染色工序可快速,少添加化工品著色,低污染排放的一種全新染色技術,棉花或紗布通過物理改性處理,使棉纖維表面形成牢固持久的正電荷層,以便在染色工序中,令帶負電荷的分子(如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)與物理改性的纖維之間產生強大引力,從而自行把染料吸附在纖維表面及細胞中。

物理改性纖維與負電荷染料分子主動吸附示意圖
通過對棉花的物理改性,改變了傳統棉織物的染色工藝,打破了傳統棉染色使用化學助劑多、污染重的弊端。
物理改性棉染色實現了低鹽、無堿、連續化染色,染色深度提高了80%以上,色牢度達到4.5以上,同時節約能源50%、節水80%、節約染化料25 % -35 %、污染物排放減少90%,提高速度工作效率40-50 %。
物理改性染色技術作為最新環保染色技術,以其用水量少,染色時間短,少添加鹽/無堿/無固色劑等助劑的特性,使其成為紡織印染企業發展的救命良方。
物理改性染色工藝的特點:
纖維或紗布等進行改性時,全物理化,不用改性化工品,不用水,不用強堿等化學操作。
染色過程簡化,更少的參數使得生產操作更加容易控制;
工藝簡單,對染料性能的依存性降低;
不必擔心染料水解的問題;
染深色時沒有阻染現象;
高上染率和固色率,減少對三原色染料性能的依賴;
減少其他化學品的使用量,無傷害纖維及殘留厭惡性化學品氣味。
物理改性后的纖維紡紗布等紡織品,同時獲取抗菌防臭功能。
物理改性染色和傳統染色的不同點:
物理改性染色技術比傳統浸染法更透入纖維,從而獲得更好的色牢度。
在傳統活性浸染工藝中,鹽、純堿、固色劑的使用是必需的,而且顏色越深,用量也隨之越大。
通過活性染料浸染會花費6-10小時才能完成一次染色。這會導致生產成本高,而且一次成功率變數大,未必能滿足生產所需。
物理改性染色工藝由于少鹽、無堿,簡化了整個染色流程,縮短了運行時間,解決了傳統活性冷堆染色的重現性差等問題,提高了生產能力,且節省能源及用水量。
總結整個物理改性技術的優點:
提高生產率及企業產能;
縮短運行周期,配合快速流轉;
減少用水,比傳統用量少90%;
低污水及固體廢物排放,可回用達至零排放;
降低能耗,可持續發展;
更好的色牢度,更佳的染色色深,發揮染色卓越性能。
增加紡織品抗菌防臭功能,更健康安全。
曾爺紡織科技工作室
YOU MAY ALSO LIKE...